通辽日报讯(记者 王虹燃 通讯员 刘小雷 路金英) 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贯彻落实就业促进行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着力解决“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带动就业能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截至目前配资公司,全旗城镇新增就业等主要任务指标完成进度均超80%,就业服务水平提升效果明显。
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工业园区3家玻纤企业相继投产,预计年底前达到规模以上企业;内蒙古兴固科技公司二期生产线计划10月份投产,新增岗位400余个;牧原肉食品公司岗位缺口300个以上,月薪最高可达1.7万元。宝古图旅游景区改变传统观光模式,打造深度体验游,能够接待800人住宿,600人就餐,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40万人,带动就业500余人。文化旅游、养老家政等服务业领域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户,开拓岗位600个以上。夜市、代驾、互联网营销师等新业态发展迅速,新增岗位1100余个。同时,积极落实税收减免、援企稳岗、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发放稳岗补贴174.25万元,惠及988人,发放金融贷款17.13亿元,服务各类经营主体2558户。
开展创业培训、研讨交流、示范教学、青年群体直播带岗等活动,鼓励创业就业。依托智慧就业云平台,发布公共创业项目,建立培训、就业意愿收集推送机制,服务窗口实现所有就业服务事项“一窗通办”,开发创业担保贷款、职业技能培训报名等小程序,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免费政策咨询、创业指导、法律维权等服务。组建创业导师团,开展创业指导活动5场,服务企业11家。依托2个市级示范园区吸纳商户74家,带动就业474人。今年新认定旗级劳务品牌13个,10个被推荐申报市级品牌。推动“一镇一品牌”和劳务经纪人成立劳务机构行动,15个乡镇已经创建完成。新建1家创业孵化园,吸纳商户30家以上,带动就业200人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5笔共1378万元,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3万元,新注册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4730户,创业带动就业超2万人。
围绕“电商+农牧业”领域,已成功举办5期网络创业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135人,其中农牧民学员占比达83.7%,切实为传统农牧业从业者开辟了增收新路径。针对母婴护理等市场紧缺领域,开展10期订单式培训,培训后就业率达72%,学员平均月薪达6500元,薪资较培训前增长20%。
将事业单位年度内退休职工编制提前用于公开招聘,全旗编制总体使用率提高到95%以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空缺岗位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比例不低于30%。实施以工代赈项目5个,总投资2930万元,带动就业630人,群众增收1020万元,开发工程管护岗位16个,群众增收14.016万元。安置56名“三支一扶”计划服务人员和社区民生志愿者到就业服务站开展就业服务挖掘岗位,为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提供保障。投入光伏收益1540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1758个,京蒙劳务协作帮扶就业881人。
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零工市场、工会驿站、商圈建设39家“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配资公司,实现了群众15分钟“家门口”就业服务圈。收集岗位清单3500余个和就业意愿清单215个,促成152人实现就近就业;针对性开展就业岗位推荐、简历问诊、就业指导、法律咨询等服务,举办春风行动系列、退役军人专场、残疾人专场、重点企业专场等招聘活动21场、直播带岗60场,65家企业提供4600个岗位,4000余人找到合适岗位。
富华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